本文来源:中华网
近日,同方全球人寿发布其前三季度理赔报告(以下简称理赔报告),报告显示年度赔付金额3.8亿元,同比增长6.8%;服务人次13811人次,案件索赔支付周期0.29天,理赔获赔率98.8%;自助理赔人次13343人次,自助理赔占比96.6%。其中重疾1609件共计赔付2.7亿元;寿险279件,共计赔付0.8亿元。
同方全球人寿始终坚持保险保障本源,发挥科技和专业优势,用有温度的理赔服务践行保险承诺。理赔报告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同方全球人寿寿险五大赔案及重疾五大赔案,其中,河北客户购买同方全球「传世荣耀」终身寿险后,后因脑出血身故,赔付403万,剩余四大寿险赔案均为购买定期寿险,如同方全球「臻爱」优选定期寿险、同方全球「全是爱」定期寿险,均因意外身故赔付。重疾赔付金额最高的赔案为四川客户购买「康健一生」新多倍保终身重大疾病保险,因恶性淋巴瘤赔付100万,豁免52万剩余应缴保费。
同方全球人寿一直秉持理赔服务是保险服务窗口的初衷,坚信理赔是彰显保险公司契约精神,兑现公司承诺最重要的一环。同易赔便是在此初衷下应运而生。其包含重疾先赔、小额速赔、医院直连快赔三大服务模块,直面理赔服务痛点。2022年前三季度,重疾先赔为47位客户提供服务,赔付金额超730万元,为不幸罹患重疾的客户送去温暖的关爱;小额速赔为528位客户提供服务,从理赔申请到赔款支付评价仅用时15秒,让客户体验到秒级理赔的速度;直连快赔为24位客户提供医院信息直连快赔服务,减免客户提供医疗票据及病历资料的烦恼。与此同时,为缓解客户医疗费用负担,公司还为39位客户垫付医疗费超110万元。2022年前三季度,为应对自如灾害天气、重大灾难事故,同方全球人寿发起理赔绿通服务12次,在空难、地震、台风等灾害来临时,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理赔服务。
原文链接:https://mtz.china.com/mtz/touzi/2022/1103/112022_67037.html
本文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
10月28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13届金鼎奖榜单公布。同方全球人寿凭借在中国市场十九载的稳健经营,收获市场良好口碑,荣获此次金鼎奖年度卓越人寿保险公司奖项。据悉,此次金鼎奖是同方全球人寿连续第六年荣获。
面对市场逆行和行业周期的双重压力,同方全球人寿近年来稳步前行,保持稳健增长势头。数据显示,主营业务方面,2021年全年保费收入65亿元,偿二代新业务价值4.28亿元;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同方全球人寿实现净利润2.68亿元,连续五年盈利,彰显了强劲韧性。
今年以来,寿险行业发展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如行业深度调整、消费需求释放趋缓、销售人力规模下降等。同方全球人寿始终秉持“价值经营”的理念,稳健发展的方针,聚焦产品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实现了总体经营状况稳健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54.87亿元,增速超7%;资产规模超2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8%。
与此同时,同方全球人寿始终坚持保险保障本源,发挥科技和专业优势,用有温度的理赔服务践行保险承诺。其前三季度理赔报告显示,年度赔付金额3.8亿元,同比增长6.8%;服务人次13811人次,案件索赔支付周期0.29天,理赔获赔率98.8%;自助理赔人次13343人次,自助理赔占比96.6%。
十多年来,“金鼎奖”已成为金融领域最权威评选之一。主办方基于严谨、科学的评选过程,甄选出了一批引领行业未来趋势、敢于突破和创新、经营业绩出色并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优质标杆企业。本次评选采取数据筛选+线上投票的模式。评审团对参评材料进行汇总及逐一核实,统计出相关硬性数据,推出参选名单,随后由公众投票。
原文链接:https://www.3news.cn/pindao/2022/1101/112022_781597.html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宏观背景下,普惠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如何提升金融资源有效供给,让普惠小微金融服务更加可得可及?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措施,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能级,平衡好普惠金融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落实落细减费让利措施,加大支持小微企业普惠金融力度方面,金融机构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带来了哪些有益启示?
10月28日下午,由《每日经济新闻》发起举办的2022中国金融发展论坛暨第13届金鼎奖(金融)颁奖礼——普惠金融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将就上述问题展开探讨。四位来自金融机构的嘉宾交流了在推动普惠金融业务“增量、降价、提质、扩面”、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为实体经济“输血造氧”是金融的天职。普惠金融圆桌对话的第一轮问题是:在普惠金融践行进程中,金融机构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中小微企业减费让利,降低其融资成本?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持续助推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普惠金融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手段。”德华安顾人寿总经理助理、首席信息官、首席运营官肖萍进行了首轮发言。她介绍道,作为首家总部在山东济南的全国性寿险公司,德华安顾人寿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从资产端发力,积极拓展保险资金,聚焦棚户改造、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新旧动能转换等产业升级项目。
在负债端,作为第一批“惠民保”产品的设计者和市场实践者,德华安顾人寿密切关注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以及老百姓、新市民的健康和保障需求,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微众银行企业金融副总经理袁伟佳认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根本原因是金融机构服务成本高,所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首先要从降低金融机构自身的成本开始。”她介绍道,微众银行作为致力于普惠金融的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断提效率、降成本,运用数字科技的方式服务全国小微企业,解决风险成本高、获客成本高、运营成本高等传统难题。利用小微企业支持政策,创新线上业务,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继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从金融科技服务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在管理端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北京融和友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千里分享了观点。他认为,最典型的管理实践体现在“产品定价”上,金融机构从“资产成本、费用成本和经济资本成本”入手,针对每一个细分产品,基于规模预期的假设,充分考虑政策导向、客户群长期关系等关键因素,基于EVA的模型,最终形成数字化的定价结果,体现了金融机构积极践行市场导向、通过科学管理助力经济腾飞的意愿。
几位嘉宾从发展理念、业务导向、政策执行等方面,介绍了金融机构近年来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加大普惠金融资源倾斜力度,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有益实践。
防风险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守住风险底线,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保障。第二轮圆桌讨论的问题是:随着普惠金融向纵深推进,金融机构应如何进一步运用数字技术统筹发展和安全,平衡好增量扩面和风险防控的关系?
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兼首席人力资源及行政官王前进首先发表了观点。他介绍道,同方全球人寿作为一家合资寿险公司,股东荷兰全球人寿在保险行业深耕200多年,经历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多个风险周期,对国内保险行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比如荷兰全球人寿一直推行价值导向管理保险行业,各类保险产品要在风险导向下进行定价,从价值角度去分析,保障产品的长期性,以防御风险。”
他认为,数字化技术应用,也能从前端去防控风险,比如智能核保体系等。此外,防风险的意识宣导很重要,推动合规理念真正融入到每一位员工和到客户的意识中,才能真正打造防风险体系。
“运用数字化技术,有助于普惠金融突破创新,更加贴近C端需求,但在此过程中也极易积累风险。”德华安顾人寿肖萍认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和风险防控需要保持理性,积极借助数字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企业稳健经营。
微众银行袁伟佳介绍道,该行以数字化方式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数字化风控、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营销获客”,而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字化风控,这是开展业务的关键基础,也是企业金融业务的重难点。
“高效的数字化风控体系,以数据风控为核心,改善整个企业的融资的流程和体验,同时也能控制我们信贷资产的质量,从而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袁伟佳说。
北京融和友信李千里则认为,风险和盈利是金融业持续博弈的两个主题,而数字化、智能化是当前金融机构探索实践“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达成统一管理目标的关键手段和措施。近年来,金融机构建立了一整套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数字化梳理完整、清晰的业务数据,并形成最终监管报告结果,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各类客户风险模型、设立智能风险预警,在过程中及时识别、管控各类风险。
几位嘉宾从风控体系建设、科技创新赋能等方面,分享了金融机构在运用数字技术,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的经验。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蔚然成势,在金融科技的应用下,数字普惠金融的有益探索还将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在监管政策引导下,中小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发展普惠金融也成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稳健运行的必由之路。普惠金融圆桌讨论的最后一轮问题是:在普惠金融服务实践中,中小金融机构应如何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聚焦主责、主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对此问题,同方全球人寿王前进认为,普惠金融的本意,就是让各个阶层、群体都能够得到金融的帮助。在普惠金融的实施过程当中,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都贡献了非常重要的价值。
比如中小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从普惠保险的角度陆续推出多款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使老年人也享受到保险服务。同时,保险公司与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建立联系,打造平台,使中老年客户能够在购买保险养老产品的同时,链接未来养老的各方面需求。
“在普惠金融的服务实践中,要通过科技赋能助推行业发展,为客户提供更精细化、定制化的金融服务,让保险这种无形的金融产品更加有温度,有代入感,更富体验度。”德华安顾人寿肖萍说道,未来德华安顾人寿将加快科技和保险的融合速度,本着“保险姓保”的原则,维护消费者权益,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保险需求。
“微众银行致力于做更懂小微企业的银行,一路陪伴他们成长。”微众银行袁伟佳谈到,微众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就是要紧紧围绕普惠金融的重点客群,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务实创新,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自然也会收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北京融和友信李千里表示,“供应链金融”或者叫“产业金融”,是金融服务发展的关键路径。金融机构围绕其构建了以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资信联动的新型金融服务,为经济高速发展注入了“资金活水”。近期,金融机构与各地政府、各地标志性产业、龙头经济产业进行更深程度的联结,帮助中小微企业成为更强大的“韧性企业”,这正是金融创新服务所形成的强大力量。
几位嘉宾的深入讨论,为广大中小金融机构持续深耕市场定位,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精准度带来了有益启示。实体经济的“肌体”,始终需要金融“血脉”来供养,对中小金融机构而言,发展普惠金融既是稳健运行的必要途径,也是长远的战略方向。
原文链接:https://www.mrjjxw.com/articles/2022-10-27/2519816.html